很多人从岗位上退下来,但还拥有健康的身体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想要把丰富的人生经验、学识和技能继续贡献给社会。 如何利用这些财富,发挥老人的价值去服务社会,让他们成为“价值创造者”?在宁波市鄞州区的几个社区里就有这样的公益平台,许多社区老人在这里找到了退休后的快乐,创造新的自我价值,实现积极养老。 教授画画写字忙碌中重展笑颜 周日上午8时,家住宁波钟公庙街道繁裕社区的薛燕芬,早早来到社区的“银巢-繁星文社”,准备为孩子们上课。 薛燕芬今年76岁,退休以前是一名小学教师,桃李天下,受人尊敬。刚退休时,生活不再忙碌,自己的价值得不到体现,薛燕芬脸上少了往日的微笑,甚至感觉自己被社会边缘化。 2016年11月,由宁波银巢养老项目团队和钟公庙街道繁裕社区居委会共同打造的公益平台“银巢-繁星文社”正式落地于繁裕二村。这个平台面向社区老人和适龄儿童,以“积极养老”的理念,将社区内有才艺、有价值、有一技之长的健康老人组织起来,转换为师资力量,定期定点为孩子们开班授课。得到消息后,薛燕芬主动报名,成了“银巢-繁星文社”的首位授课教师。 如今,每周日开课的这一天,成了薛燕芬最忙碌的日子。薛燕芬会在课上教孩子们学习简笔画,批改、点评作品。她还是老年人的手指操老师,帮助社区老人提升手部力量。 2018年至今,薛燕芬共参与课程62次,教授学生近5000人次,志愿服务时间近6000分钟。上百名外来务工子女因此而获得了免费学习的机会,孩子们都亲切地喊她“薛奶奶”。 而薛燕芬也重新找到了自我价值。她说:“在这里,一下子感觉老年生活有滋有味,一把年纪了还能发挥余热,感觉还是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重归忙碌的薛燕芬,再次展露出幸福的笑容。 给孩子讲课比在家打牌有意义
“银巢-繁星文社”的老人和孩子展示创作成果。 今年73岁的朱桂兴,退休前是一名竹匠,在居委会介绍下知道了“银巢-谷乐漕”后,马上报名参加。“银巢-谷乐漕”是银巢团队跟钟公庙街道金家漕社区共同举办的社区积极养老项目。 “学生们跟我孙子一般大,看着他们的好奇劲,我教得更用心、更开心了。”朱桂兴笑着说,“几十年的老手艺还能教给别人,越想越有意义。” 每次讲课,朱桂兴会在家认真准备一个星期,琢磨怎么讲得有趣。“我们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动动脑筋,强身健体,愉悦心情,比窝在家里打牌要舒服多了。” 有了“银巢-谷乐漕”,社区老人开始走出家门,同儿童和其他老年人交流,积极面对老年生活,实践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精气神得到很大的提升。 目前,银巢项目的“铁杆”志愿者全是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退休前有的是企业管理者,有的是工会负责人,有能力、有资源、有热情,又不图回报,在银巢这个舞台上挥洒自己的光和热。 老年人不是负担有舞台就有价值
薛燕芬(右)与银巢养老项目负责人李靖慧。 “传统观念认为,老年人是社会的负担,需要社会去照顾,但是在我们看来,应该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去迎接老龄化社会。”银巢项目负责人李靖慧说,银巢针对社区老年人的情况,提供集文化、娱乐、健康为一体的养老服务,打造专属的适老空间,为老年人提供丰富的老年生活,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 同时,银巢将部分老年群体从“被服务者”变为“价值创造者”,降低社会养老压力。“我们希望通过参与价值创造活动,来提升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进一步增强老年人的参与意愿和能力,实现积极养老循环。”李靖慧说。 从“银巢-繁星文社”“银巢-谷乐漕”等公益平台的实践来看,部分老年人践行积极养老,有助于解决当下社会教育、技艺传承、公益活动等资源短缺问题。在创新养老模式的同时,辐射到外来务工子女、残疾人、中年失业者的家庭中,帮助他们乐享生活。 “我们应当积极看待老年人,消除年龄歧视。”李靖慧表示,他们希望引导全社会增强接纳、尊重、帮助老年人的关爱意识,形成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同时又重视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引导老人们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发挥正能量、作出新贡献。 (责任编辑:云南养老网) |